加强结核病防治机构财务预算管理的对策
发布日期:2024-03-28 浏览次数:
加强结核病防治机构财务预算管理的对策
(1)加强结核病防治机构财务管理预算的概念
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是加强结核病防治机构财务预算管理的前提。做好财务预算管理宣传工作,与结防机构各部门共同参与。这不仅是财务部的事,也是各部门职责明确、分工明确的事,共同落实财务预算管理。为确保预算的全面实施,结防机构必须根据责任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和可控的原则,及时调整各部门和个人在预算实施中的责任和权利;制定大量控制定额,制定预算实施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建立责任权利相结合的奖惩制度,及时、准确、真实地反映预算实施情况;经常检查预算实施情况,比较年度总目标,分析异常因素和重大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根据相关预算调整程序进行相应的预算调整。注意各部门的沟通协调,确定财务计划差异,查明差异原因,对配合财务计划的部门和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适度奖励。通过实践中的不断总结和完善,逐步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水平。
(2)促进结核病防治机构信息化进程
结核病防治机构主要承担结核病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任务,高效的信息配置可以避免人为错误,因此配备先进的信息软硬件设施非常重要。面对突发疫情,高效准确的信息化有利于提高结防机构的专业管理水平和先进的工作效率,将结防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如今,随着网络和虚拟化的发展,网络已经完全改变了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和手段,扩大了财务管理的时间、空间和范围,大大提高了财务会计水平和质量。然而,预算管理的网络建设才刚刚开始,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应与预算管理的具体工作流程、详细水平和成本定额编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充分磨合。将预算编制过程、预算执行过程和预算调整过程固化为计算机运行过程,可以避免许多人为因素,提高预算管理的刚度。
(3)全面推进结核病防治机构预算管理
综合财务预算管理,顾名思义,是对财务状况进行科学细致的预算管理。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实现:一是在投资医疗器械等固定资金和科研项目之前,需要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最大限度地利用资金;这也是为了从根本上避免挪用资金,减少贿赂的发生。二是科学合理运用数字化管理模式,建立资金标准,严格控制药品、试剂、卫生耗材进出,合理利用资源,避免重复购买或管理错误造成的浪费,节约政府成本,提高防御机构的经营效率。第三,在成本核算和分析中,必须直接考虑员工工资、固定资产折旧成本、试验资金等,系统整合总结,详细考虑每个细节的成本。第四,严格遵守预算管理,建立各种财务制度,包括资金审批制度和报销审计程序,确保所有费用符合预算,避免随意或滥用资金,确保财务计划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五是加强预算监督,选择常规审计与内部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完成监督内容从监督结果向监督过程的转变,将监督重点转移到内部。
根据山东省上级卫生部门的执行情况,〈国家结核病防治计划(2001年)――2010)〉最终评估实施计划,城市全面完成总体规划目标,城市发现和治疗活动性肺结核1582例,其中:涂阳患者383人,预防新肺结核患者823人,避免新兴患者减少社会医疗费用56.06万元,预防劳动力损失恢复社会效益约3.38亿元。面对全国第一大危害严重的重大传染病――肺结核,突出问题是资金短缺,价格持续上涨,新发现的患者也需要免费治疗和检测,资金差距越来越大。财务预算管理作为提高结防资源使用效率、抵御风险的有效控制方法,目前我国结防机构还不完善,存在的问题属于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坚持建立正确的思想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大胆探索,运用信息化、专业化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结核病防治机构的竞争力和整体实力,坚持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进一步落实财务预算管理。从而实现金融资金预算、分配、使用、监督、效益评价全过程的制度化管理,真正使金融预算管理专业化、精细化,促进防范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
- 上一篇:结核病防治机构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
- 下一篇:合理编制学校财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