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发布日期:2024-03-24 浏览次数: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校平台的建立和市场的发展,为了提高自身地位,高校筹集的资产或股东投资的资产越来越多。因此,内部财务控制也变得尤为重要。然而,随着高校的“扩张”必然会带来部门和资产渠道的多样化,其内部财务控制的漏洞也越来越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内部控制环境并不完善。现阶段,大多数高校基本建立了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但很少有人真正按照程序实施。第一,转型相对难以在不久的将来实施。第二,大多数高校受传统教育管理理念的影响,高层领导往往只强调教学和科研,忽视财务内部控制,或对财务内部控制了解较少,认为报表数据总结、会计进出纳资金、综合财务管理等是财务内部控制的全部工作,对文件手册、规章制度、财务管理理论、文化环境等方面关注较少。由此产生的上下效果,使大多数高校虽然建立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但未能“尽其所能”,使其建立的制度无用。
 
其次,预算管理存在漏洞,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债务风险过大,执行松散。各行业在投资、组织活动或购买新设备时都会进行预算,然后根据预算对前期工作进行具体实施。高等教育的普遍性扩大了大学生的招生规模。高校宿舍楼、教学楼、办公楼越来越多。为了筹集这些资金,高校走上了校企合作的道路。然而,大多数高校对预算和财务风险的分析基本上处于盲区阶段。随着央行紧缩政策的实施,高校面临着巨大的本息,大多采用贷款方式,使债务越来越多。
 
三是内部监督薄弱,资产经营管理不严格。一些高校高层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往往默认一些不合理甚至非法的业务,大大削弱了会计的监督作用。即使一些高校高层领导想加强内部控制,但很少有人精通市场经济的运行体系,对各种资产特征有透彻的了解,在建设资产调用、教学设备投资、企业注资等方面存在运行、监督管理问题。大学内部审计部门大多作为辅助机构存在,人员配置较少,往往缺乏事前和事中的监督管理,多为事后审计,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往往只针对财务资金审计,对高校自身的创收资金和下属企业的创收资金缺乏有效的监督。这些都使得内部控制漏洞百出,资产经营管理不严格,内部控制和监督难以落实。
 
最后,控制活动的范围相对狭窄。高校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高校往往只关注财务指标(财务实力、人均资金、科研能力),而对这些非财务指标(如办学效率、社会贡献、职业发展速度等)的关注不够,导致财务内部控制范围过于狭窄。此外,虽然高校财务部门是其一级财务管理机构,负责高校内部经济活动的总体会计和监督,但高校、行政部门和物流单位的财务会计往往有自己的制度、责任不明确,导致权力失控,缩小内部控制活动的可控范围,难以实施经济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