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质量要求的意义
发布日期:2024-02-11 浏览次数:
财务报告质量要求的意义
我国许多学者从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来评价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在这些研究中,基本上是从财务信息质量的特征作为切入点,大多数研究停留在定性的角度,缺乏综合性强、可操作性高、定量的财务报告质量体系。因此,从定量的角度研究财务报告的质量要求,探索财务报告质量要求的理论结构,为财务报告的质量要求提供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该系统评价的结果将有利于提供财务报告质量的横向可比性,帮助报告用户和投资者做出更好的业务决策,并使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甚至有利于企业监管机构进行更有效的监督。
1.提供财务报告质量的横向可比性
在复杂的资本市场中,管理者在做出经济决策时,不仅要关注公司的财务信息,还要掌握同行业或与公司有关业务联系的财务信息。我们努力构建财务报告的质量要求体系,目的是定量评价财务报告的质量,最终使其质量相互比较。虽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也是对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但它只披露公司的财务状况,不能提供各公司之间的横向可比财务信息和财务报表。因此,财务报告的质量评价体系可以提高横向可比性。
2.为投资者和报告用户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更好地做出业务决策
企业投资者的决策是基于市场信息的交易,而财务报告作为市场信息中的一种信息,其质量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财务报告质量的综合评价非常有利于用户识别报告的可靠性,是识别披露财务信息质量的重要依据,有利于降低财务信息的不对称性,成为投资者做出商业决策的最有益参考。因此,衡量财务报告的质量对投资者具有重要意义。
3.是财务报告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财务报告提供的财务信息是用户可以获得和充分利用的公共信息资源,影响企业外部报告用户进行经济决策和经济研究,最终影响企业内部财务数据的用户和编制者。然而,许多企业对其财务报告存在许多误解,如财务报告编制不够重视、财务数据扭曲、财务欺诈等,导致用户怀疑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因此,对其质量的要求可以使企业更加重视财务报告的编制,进一步改善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使财务报告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
4.为会计准则向高质量进一步迈进提供机会
众所周知,财务报告是会计工作最终成果的集中体现,企业的所有财务工作都应按照企业的会计准则进行,因此高质量的财务报告需要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作为指导。财务报告质量的要求是充分反映日常财务会计、财务报告编制中遇到的问题,为会计准则的完善和改进提供依据。因此,如果中国的会计准则想要进一步提高质量,就必须坚持财务报告的高质量要求。
- 上一篇:讨论财务报告“本质重于形式”的质量要求
- 下一篇:加强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