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综合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企业综合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发布日期:2024-01-02 浏览次数:

综合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分配、评估和控制企业各部门和单位的各种财务和非财务资源,有效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MBA、EMBA等商业管理教育都将综合预算管理作为重要的组织规划工具。
 
综合预算管理就像企业发展的“灯塔”。在其指导下,企业的发展将走向预定的路线。综合预算的实施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可以实现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合理配置,为企业未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好规划和准备,实现企业现有资源的最大优势,尽量避免企业的劣势,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和既定目标。在国外,许多大型企业采用综合预算管理,实施效果良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效益。例如,日本索尼和美国通用电气都是综合预算管理的成功典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企业管理等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影响。为了尽快适应快速变化的内外环境,现代企业必须通过先进的管理方法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我国综合预算管理的实施仍处于逐步改进阶段,许多方面仍存在问题。虽然一些企业受到国外成功案例的影响,引入了综合预算管理,但资源配置效果不如预期好,企业利润率没有预期快速提高。因此,如何改进现代企业综合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企业综合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大多数企业对综合预算了解不多,并没有真正了解综合预算的实质性内容。例如,许多企业只是在年底以会议的形式安排下一年的任务,通常是在上一年的预算数据上简单的加减,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市场环境和市场变化综合考虑下一年的预算。这种既不评估也不按预算执行的做法,使得综合预算完全失去了应有的效果。其他企业没有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而是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管理。预算的编制和调整也由财务部门完成,其他职能部门没有参与。如:随意调整存货及各交易账户的期末余额、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明细。这使得综合预算工作成为一种数字游戏。在这种情况下,综合预算指标将严重脱离企业的发展,严重缺乏严肃性、权威性和前瞻性。
 
(2)未将预算管理目标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
 
正是由于企业领导和员工对综合预算管理认识不到位,很多企业在编制综合预算、确立综合预算目标时,未能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联系起来。比如很多企业员工基本不知道“我们公司的战略目标是什么”,也有员工不知道“预算与我们企业的发展战略有什么关系”。在企业内部,虽然很多部门更注重预算的实施,但为了实现本部门的预算管理目标,很多部门“扫门前雪”,用本部门的预算目标代替了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是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方向,综合预算管理是建筑企业实现其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因此,只有将企业的综合预算管理目标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有机契合,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预算的局限性严重阻碍了企业绩效的改善和发展。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措施,许多企业的预算余额得到了广泛的存在。例如,早在20世纪90年代,爱立信就意识到了传统预算管理方法的局限性,并改进了它,使企业的预算与市场环境的变化相互作用。
 
(3)综合预算管理方法有局限性
 
目前,许多企业采用增量预算的方法,即根据上一年度的实际数量,结合市场竞争和变化情况,调整预算年度的目标值。该方法最大的缺点是不能充分挖掘企业资源的内部潜力。面对快速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企业应采用更多的零基础预算法。
 
此外,为了省事,大多数企业在综合预算管理中选择静态管理模式,以传统的固定预算和定期预算为主要预算编制方法,然后根据预算结果与预算目标进行比较,最后进行评价。在市场环境变化较大的环境下,这种静态预算管理方法暴露出滞后、盲目、缺乏弹性、无法评价等问题。
 
(四)预算审批中存在主观因素
 
随着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直接从企业获得收入,他们的工资与企业的经营业绩密切相关。因此,只要企业的预算结果能够被经营者接受,预算就会得到批准。这导致一些管理者人为主观地操纵预算执行结果,以实现预算目标,获得最大奖励。
 
预算方法的不断改进解决了人们在预算中的盲目性等问题。然而,任何预算方法的实现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的加剧,预算不可能完美准确。因此,如果企业过于依赖预算结果,对预算给予过高的期望,不随环境的变化调整预算,必然会增加机会成本,企业管理的效果也无法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为了实现预算目标,其他企业经理经常操纵预算执行结果。比如早在1999年8月,美国生产音响设备的L&H公司70%的收入都是虚假的。可见,缺乏预算管理的事后评估也不利于企业综合预算管理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