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发布日期:2023-12-12 浏览次数:
加强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1)加强预算管理,充分发挥预算职能
预算管理是经济工作的“指挥棒”,实施综合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点,其管理质量与高校财务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关,必须将预算管理纳入全员、全面渗透管理,各级领导、各部门参与预算管理。完善管理组织体系和控制体系,建立控制体系,确保落实责任,纠正偏差。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在集中财务、政策取向和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此外,预算编制应科学、全面、科学,直接关系到各项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实施和发展。加强预算控制,加强实施,建立严格的会计报表管理制度,加强刚性管理,监控预算的实施,提高学院的宏观控制能力。
(2)加强科研经费管理
加强对科研项目资金预算和决算的管理,财务部门参与项目申报、报告和结束的全过程,避免项目负责人对财务法规认识不足,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限制预算,避免资金挪作他用。结束后,财务部门对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科研、财务、项目负责人各负其责,及时清理账目。在会计方面,当与企业会计准则发生冲突时,可以考虑将政府拨入科研资金形成的资产部分计入“资本公积”,未形成资产的部分支出计入科研成本。
(3)加强资产管理
特别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建立“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级责任、责任”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物资管理制度,完善物资收发保管制度,遵循“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落实部门和个人的责任,每年进行财产清查,盘点资产品种、数量、存放地点,检查财务账户是否与实物账户一致,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实现资产与资源的整合、优化和共享。
(4)加强成本管理理念,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财务管理应注重成本管理,将成本管理贯穿于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教师引进培训、实验室设备及图书设备、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等整个运营管理过程。首先,各级领导要加强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积极领导和支持财务管理。其次,要配备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的会计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开拓创新,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不断提高政治、商业、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
(5)加强学生学费收取管理
独立学院虽然初步建立了独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但独立学院的日常教学运作经费主要来自学费收入。多年来,学费收取一直是困扰学院的难题,欠费率一直居高不下,影响预算收入。建立财务部、学生部、教务部、系等部门组成的收费管理网络,制定一系列措施和奖励制度,对系实行收费考核制度。此外,积极落实奖、助、贷、缓、免学费政策,确保年度预算收入及时足额入账。
(6)建立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有效防范资金管理风险
中国独立学院在筹集办学资金和使用教育资金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权。正是这种独立的自主权使财务管理从无风险管理转变为风险管理。因此,要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的潜在性及其危机的滞后性,特别是在融资贷款资金管理等方面建立财务风险控制机制。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学院要建立以资产负债率、现金流量等指标为主的资金风险预警控制体系,完善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现金流量。通过风险控制的途径和手段,正确把握负债的数量和程度,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成本,实行全员风险管理。严格控制银行贷款额度,科学合理借款,根据学院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实际还款能力和还款期限,正确评估确定贷款项目和金额,使学院发展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财务管理需要创新,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其财务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与学院运营效率和效率密切相关,需要深入财务管理实践,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际工作,从战略、系统、实践的角度研究合理的财务管理模式,提高学校效率,加强独立学院管理中财务管理的作用。
- 上一篇: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下一篇:我国高校财务经济管理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