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务报告编制基础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中国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发布日期:2023-12-11 浏览次数:

随着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世界经济逐渐进入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当前财务报告的局限性日益突出。改革财务报告已成为全球的共同目标。我国现行财务报告存在哪些缺陷?借鉴国外财务报告改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改进现行财务报表,如何发展未来财务报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中国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目前,我国财务报告的编制有两个基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在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中,经济业务的发生与货币的收支不完全一致,即现金流与经济活动的分离。为了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编制基础。目前,我国采用权责发生制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然而,权责发生制提供的信息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反映了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弥补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不足,提供了更完整的财务信息。
 
2.中国财务报告的局限性
 
2.1财务报告内容可靠性不足
 
可靠性主要从真实性和完整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缺失主要是由于财务报告信息不对称和人为因素造成的信息失真。一是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息失真。目前的财务报表是通用的,企业按照会计准则采用特定的会计方法,很可能导致会计报表的信息披露偏向于特定的信息用户,导致不同信息用户之间的财务报告信息不对称;二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信息扭曲。一些管理者利用自己的地位,或者利用自己掌握的内幕信息,掌握企业的重大变更信息,为个人牟利。因此,在财务报告中,由于某些人为因素,企业财务信息会失真。二是财务会计信息内容不完整。现行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侧重于有形资产,而忽略了无形资产。由于主客观原因,企业无形资产难以准确计量,特别是知识产权和商誉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研发力量、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因素在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财务报告能否正确或合理披露无形资产对企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这些因素对促进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现行财务报告所包含的衍生金融工具内容不足,不能完全反映非货币信息,很少包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
 
2.2财务报告表外披露主次不清,缺乏规范
 
目前,附注披露的信息不够全面,未能提供足够的相关信息,缺乏对企业未来经济活动的预测,目前没有具体的表外披露规范,可能导致表外信息披露过多,导致信息过多,表外信息披露标准与表内确认标准制定程序不一致,重要信息隐藏和反客户,导致表内外信息的主次地位被逆转。这些表外披露不仅不能帮助报表用户理解报表,而且可能误导财务报表用户做出错误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