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控制的目标
发布日期:2023-10-05 浏览次数:
资本管理风险
基础设施项目中最大的风险是资金风险,它直接决定了整个项目的成败。首先,由于基础设施项目具有投资巨大、周期时间长的特点,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是资本配置风险。因此,为了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企业向金融机构的贷款金额相对较大,面临着巨大的还款压力。一旦营运资金不足,很容易导致整个项目的资金链断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很可能会采取更新贷款或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措施,从而提高财务杠杆和业务杠杆,形成恶性循环。其次,部分企业在建设项目中滥用权力,因某些原因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支付条件及时支付工程款,甚至拖欠工程款,可能使企业在工程建设完成后无法按时收回预付款,造成资金紧张。此外,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后,如果不能及时办理工程竣工验收,编制工程竣工决算,必然导致项目资产和资金无法及时交付,导致企业无法及时收回项目余额。同时,随着后续基础设施项目维护成本的增加,企业的项目成本增加,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管理的风险。
财务风险控制的目标是基于相关法律、财政法规和政策,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从概括、预算控制到会计分析,管理全过程,根据资本成本和实际需要,配置整合企业整体资源,降低财务风险,加强资本结构优化,确保企业股东利益最大化。随着外部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基础设施财务风险控制是一个循环、连续、动态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风险管理目标。基础设施项目财务风险控制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资产资金管理、融资、投资和收益分配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风险,提高资本的投资效率。
(2)风险分析。风险分析包括基础设施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常用的方法有:报表分析法、指标分析法、反馈意见法等。一般企业采用预算指标、会计数据、管理报表等信息系统反馈给企业管理层和决策层,通过管理层和决策层的分析提高风险分析水平。
(3)风险预警。风险预警是指风险分析结果达到企业基础设施项目财务管理过程中设置的风险预警线的风险预警。主要设置概算、资金流动等财务管理指标的边界,评估日常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效率,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4)风险决策。风险决策是通过风险评估的相关结果,为了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通过风险管理技术进行相应的优化组合,选择投资少、安全系数大、回报高的方案。
(5)风险处理。风险处理是在基础设施项目财务管理中采取相应措施,对风险管理计划的实施和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其技术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检查和评价,对风险可能造成或已经造成的损失进行应急预案处置,减少损失对企业的影响,从而增强企业抵御未来风险的能力。
- 上一篇:企业基础设施项目的财务风险
- 下一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