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财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发布日期:2023-09-23 浏览次数:

所谓财务信息失真,是指财务信息未能真正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对投资者相关决策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财务信息错误和虚假是财务信息失真的两个主要表现,但它们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所谓财务信息错误,是指会计人员在按照会计规范提供财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判断错误、经验不足和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财务信息与经济活动初衷的差异。做假账户的人通常表现为:如果去银行贷款,利润会更大;如果去税务局纳税,收入会更小;如果你想在领导面前邀请工作,你会夸大你的表现。
 
财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1、为了获得贷款
 
由于银行严格控制贷款,使用企业各项经济指标进行信用评估,不符合信用评估等级的,不予贷款。为了获得贷款,企业在会计报表中虚假列出资产、负债、利润等指标,以获得较高的信用评级。
 
2、缺乏国有资产所有者,对经营者没有有效的监督限制,导致“内部控制”问题严重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国有企业中,作为投资者,国家没有明确具体的代表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对国有资产负责,但不能真正代表所有者的权利,导致国有资产虚假,所有者缺席;正因为如此,当国有资产受到侵害时,没有人作为所有者追究责任人的责任,这也是产权定义、产权交易、股份制改造和运营过程中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根本原因,无法保值增值。同时,对国有企业和经营者缺乏有效的监督和限制。当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发生冲突时,经营者将凭借信息的绝对优势,产生急功近利、短期行为现象和“内部控制”问题。
 
3、政企职能不分,政府职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企业主管部门和部分政府职能部门习惯于对国有企业进行行政干预,表现为夸大成绩或出于特殊目的,不考虑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市场情况,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向企业硬性下达各项经济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诱发企业欺诈,人力调节国有资产和财务信息,使企业会计报表反映虚盈虚亏,以满足相关部门的考核。政府干部和企业经营者都存在“官数,官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