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财务风险分析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乐视财务风险分析

发布日期:2023-09-14 浏览次数:

乐视财务风险分析
 
(1)分析方法的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用Z-score模型[6]分析乐视网的财务风险。Z-score模型可以从多个方面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计算过程清晰准确,无近似处理,操作过程难度低,成本低,预测结果准确率高,经过长期实践检查,已被证明适用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
 
Z-score模型判断函数为Z=1.2*X1+1.4*X2+3.3
 
+0.6*X4+0.99*X5。Z≤1.81为破产区;1.81
 
2.675为灰色区域;Z≥2.675是安全区,即Z值越小,企业财务风险越大。
 
其中:X1=营运资金/资产,评价企业经营能力;X2=保留收益/资产总额,评价企业累计盈利能力;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评价企业资本盈利能力;X4=股权市值/负债总额,评价企业偿债能力;X5=销售收入/资产总额,评价企业发展能力。
 
201010年乐视网选择本文―2015年财务风险分析数据。原始财务数据主要来自巨潮信息网站乐视网披露的年度财务报告,采用Excel20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乐视财务风险程度分析
 
将乐视的财务数据替换为Z-score模型,结果如表1和图1所示。
 
图1显示,除2010年外,乐视Z值均低于风险临界值1.81,且呈下降趋势,表明乐视财务风险继续超过临界值。与其他互联网企业相比,掌曲科技和全通教育类似于“乐视生态”的发展模式,致力于构建互联网生态系统,并在创业板上市,与乐视相当。掌曲科技自2012年上市至2015年,每年Z值分别为4.87、2.16、1.46、1.61;全通教育自2014年上市至2015年,每年Z值分别为4.59、1.27,这两家公司的Z值均高于乐视同期的Z值,说明乐视的财务风险高于这两家公司。乐视网的财务风险非常明显,无论是自身的纵向比较,还是与发展模式的横向比较。此外,从三家企业的Z值发展路径可以发现,上市后第二年Z值水平较去年大幅下降,表明多元化快速扩张确实会在短期内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但也不排除上市公司获得上市资格和美化报表的嫌疑。(3)长期投资与长期融资+现金持有+净利润的关系分析
 
企业的资金来源只有两种:内外融资和利润。由于乐视的内外融资不能满足其投资需求,因此营业利润需要弥补投资的资本需求。一旦营业利润下降,乐视的资本链问题就会凸显出来。在构建“乐视生态”的过程中,2014年乐视的利润较2013年下降了45%,如图8所示。结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主要是子公司利润为负造成的。但扩张步伐仍在继续,资金压力显著增加,成为2010年至2015年投融资差距最大的一年。如图9所示,资金链压力最大,财务风险最大。乐视控股人贾跃亭表示,“2014年是乐视最艰难的一年”使这一分析更具说服力。这种情况反映了乐视在推进“乐视生态”建设过程中,由于新投资子公司初期盈利能力不足,从利润中获得的补充较少,加剧了资金紧张。
 
即使长期融资、现金持有、净利润支持四种长期投资,也只能达到勉强维持的水平,如果考虑其他长期投资,乐视长期资本需求只能通过短期融资弥补,进一步证实乐视短期融资长期投资现象,短期融资长期投资财务风险高于其他投资方式,使乐视财务风险进一步增加。
 
为了构建“乐视生态”,乐视近年来迅速扩张,导致投资水平超过其融资能力。此外,盈利能力不稳定,无法为投资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存在短期融资和长期投资现象,导致乐视第二大财务风险点的出现。
 
综上所述,乐视财务风险的形成过程可以归结为三条主线:一是乐视融资结构不合理,对短期债务依赖性大,短期债务偿还压力大,容易形成财务风险;二是乐视大规模快速内外扩张,使得企业融资消耗过快,融资与投资之间没有平衡,存在短期融资和长期投资现象,形成财务风险;三是乐视子公司仍处于起步阶段,投资大,回报低,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降低了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加剧了财务风险。
 
为了应对财务风险,乐视及其实际控制人都在努力寻求解决方案。首先,在短期内进行大量的长期股权融资,如2016年11月通过高管增持获得3亿元股权融资,2017年1月引入战略投资者获得168亿元以上股权融资,2017年2月乐视子公司乐视通过增资扩股获得7.2亿元融资等。然而,这些资金对“乐视生态”的快速扩张只是杯水车薪,并没有真正解决乐视的资金链问题。其次,调整发展节奏,努力将发展节奏与资金流相匹配,如推迟乐视影业并购,但这一措施只针对个别业务,尚未在整个“乐视生态”中实施。就目前情况而言,乐视采取的相关措施效果并不理想,也没有真正降低财务风险。
 
三、相关建议
 
乐视作为“乐视生态”的重要主体,在“乐视生态”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风险与其他致力于建设“互联网生态”的企业有着共同的特点。基于对乐视财务风险的分析,对“互联网生态”企业降低财务风险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合理配置融资方式,协调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的比例,协调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的比例,保持一定的偿付能力,减轻资本链的压力。
 
二是合理利用募集资金,做好企业发展规划,考虑融资约束,适度投资,在投融资之间找到平衡,避免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提前评估计划投资项目,合理匹配盈利周期短、盈利周期长的项目,防止项目损失降低企业整体盈利能力。
 
第三,做好扩张后的整合工作。“互联网生态”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企业的大规模扩张,第二阶段是扩张子公司的整合。在整合阶段,加快盈利期,使大量资金回流,降低资本链风险,及时放弃长期无利可图的板块,避免拖累整体。
 
第四,在构建“互联网生态”时,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先发展部分产业,走上正轨开始盈利,为进一步扩张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或补充以往扩张所消耗的资金,然后进行下一轮扩张,使企业资金链不紧张,最大限度地降低构建“生态系统”的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