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概述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概述

发布日期:2023-09-06 浏览次数: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已融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特别是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提高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适应了现代事业单位财务体制改革的要求。因此,加强信息技术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影响的分析是提高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概述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基于事业单位行使职能过程中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是事业单位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经济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发展公共管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我国事业单位对财务资金投入产出活动的管理,具有以下特点:财务管理内容更加复杂,财务管理方式多样,对财务工作者的要求更高。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与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密切相关。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事业单位目前的资金形式主要包括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和企业化管理。基金提供者不要求投资资金的收益权;二是事业单位一般不存在可以出售、转让、赎回、清算的问题,基金提供者不分享单位剩余价值;三是事业单位一般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不以盈利为目的。
 
2.信息技术在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分散式财务会计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机构财务管理的要求,出现了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可以说,信息技术在促进现代财务集中管理模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表现如下:
 
2.1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统一管理,确保单位内部会计数据及时快速上传到信息管理平台,避免不同部门单独会计后统一汇总的局限性,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事业单位管理要求的成本化管理。同时,财务管理部门可以通过集中会计随时了解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实现对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动态监督。
 
2.2有利于加强会计手段。传统的财务会计主要依靠人工操作模式,即使人们使用电子计算器进行会计数据会计,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的计算现象,实施信息技术后,财务管理会计手段更加科学和完善,如许多先进的会计方法,实现财务会计的综合管理,实现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3有利于发挥会计监督职能。通过财务业务信息化建设,可以将事业单位的所有财务活动纳入有效的监管体系,如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支出的财务监管。国库支付机构可以依托网络平台对事业单位财务支出进行监管,有效防范事业单位的各种腐败。例如,通过财务非税收入信息系统,事业单位的收费将直接进入财务非税专户,避免了事业单位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