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发布日期:2023-07-22 浏览次数:
军队财务管理是军队整个军事经济活动的“生命线”,在军队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效率、效益和效果直接关系到军队官兵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军队各项建设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军队战斗力的形成。目前,我军整体正处于转型升级期。如何适应新形势,加强财务标准化管理,有效防范财务资金风险,确保不存在有影响力的经济问题,对军队转型期的和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认真分析军队财务体系的各种弊端,提出优化改进方案,满足军队建设形势发展的需要。
1、军队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加强财务管理的主动意识。
由于思维惯性,军队财务人员尚未完全建立财务意识,主要是根据经验,在财务审批中往往实施“笔”审批制度,导致权力过于集中,原财务制度对官员缺乏约束,其他财务干部也符合“多少”的态度,不敢坚持原则,所以所谓的财务管理,往往成为官员的个人最终决定权。这也表明军队财务人员整体财务素养不高,专业培训不足,法律纪律观念不强,特别是基层财务人员缺乏系统的财务素养积累。
2.财务预算的编制流于形式。
虽然一些财务管理部门也编制了财务预算,但在预算管理中,往往执行不严格,主要原因是∶首先,财务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不强,预算只作为一种“形式”或“过场”,预算成为纯粹的装饰,失去了控制和监督的作用;第二,即使有更标准化的预算编制,实施环节是另一套,只能按照官员的意图;第三,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不科学,不能给重点项目实施足够的财务保障,导致重点工作进展缓慢。
3.部分部队财务干部素质不高。
目前,部分军队的许多财务干部属于中途和尚,不属于财务管理专业背景,导致财务人员素质低,业务能力差。从实际工作来看,能够真正从事资本运营和有效成本控制等财务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相对较少。也有一些军队领导本身忽视了财务管理,对财务人员的要求相对松散,对财务人员的定期培训很少,甚至没有。这样的财务工作者自然不能满足新时期军队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
4.引进财务管理创新技术还不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是军队财务管理的绝对趋势。从个人装备到大型武器,军队必须进行信息化升级。只有拥有一流信息配置的军队才能成为现代军队,否则只能停留在被动低效的不利局面。目前,部分军队缺乏统一的财务管理规划,没有专门的信息人才对财务管理进行信息化升级。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内部信息管理体系,可以使原本单调乏味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简单方便,从而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5.发展渠道有限,导致财务干部队伍不稳定。
随着我国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不断深化,取消了大量军队原有的技术岗位,后勤行政干部出路相对狭窄,使得一些金融干部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渠道失去信心。少数人认为最好早点做好计划,因为他们迟早会转行出去。产生这种负面想法后,必然会导致工作中的负面应对情绪,敷衍了事,不安分事务。
二、加强军队财务管理和监督的原则和策略
1.加强和完善军队财务管理三项原则。
加强和完善军队财务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真正实施和实施。因此,以下三个原则为指导:一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原则,二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三是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的原则。{1}在此基础上,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审批一些重大财务事项,必须由党委集体研究决定,明确首长分工制度,财务工作负责人为财务工作负责人。
2.加强和完善军队财务管理总体战略。
针对军队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具体策略方面,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处理:一是加强规范,二是实施精细化管理,三是加强创新。如果没有规则,就没有方圆。要加强财务管理,首先要从制度入手,规范财务管理要求。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军队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军队资金的使用效率。创新技术手段是深化军队财务管理的必由之路;同时,要坚持财务集中管理,充分发挥纪检、财务、审计部门的作用,防止各项资金收支脱离财务统一管理和党委检查监督。
- 上一篇: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 下一篇:加强部队财务管理和监督的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