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对策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对策

发布日期:2023-07-11 浏览次数:

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对策
 
1.将事业单位会计与建设单位会计相结合
 
一般来说,它是通过“收入”和“支出”来计算的。因此,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改革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在考虑建设单位的同时,有效地处理预算和决算问题。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加“专项基本建设余额”项目,进一步完善资产负债表信息,充分反映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增加“在建项目”和“基础设施拨款”项目,项目完成后将“在建项目”纳入“固定资产”项目。
 
2.利用权责发生制
 
传统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为了实现会计制度的改革,需要整合权责发生制,使业务进行整体会计,实现预算与财务会计的整合,预算报告的内容也可以反映在财务报告中。这对财务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它可以充分反映资金的实际情况。此外,公共机构会计制度的改革伴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基于收付实现制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仅要依靠权责发生制,还要坚持作为会计的基本标准,逐步加强使用,真正反映公共机构的预算和财务会计工作。
 
3.解决固定资产问题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问题的解决方案需要在事业单位原有会计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企业会计制度,有效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国库集中支付状态下,根据价格状况、资产存款等项目,在使用折旧基金时,要注重反映“累计折旧”,从而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对于一些原始项目,应适当删除并相应改进。
 
4.完善会计报表系统系统
 
一是改革会计报表制度,建立资产负债表,统一管理会计收支,使财务信息更加清晰。只有明确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才能通过合理的系统展示财务信息,为决策提供合理的依据。其次,由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会计信息数量有限,因此需要找到更清晰的会计信息。了解现金流量,明确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找出其与会计主体的利益关系,可以明确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三是完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实现会计报表体系改革。综上所述,改革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必要的,使事业单位适应当前经济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目前,中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全球一体化浪潮不断到来时,中国的会计制度也在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同时,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人员要注重提高综合素质,协助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