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衔接与分离
发布日期:2023-05-27 浏览次数:
高校作为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创新优化高校会计工作模式,满足人们对高校会计主体透明客观的要求。因此,高校要根据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高校会计工作的科学水平,创新高校会计制度,确保高校会计能够满足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
1.政府会计制度的创新点
政府在进行会计制度改革时,应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人们对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改革。政府会计制度提高了高校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完善了现有的会计制度,采用绩效管理的方式开展会计工作,确保高校会计工作能够满足时间展的需要。
1.1重新定义政府会计模式
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衔接与分离主要是指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在报告类型、会计要素等方面的分离。联系主要是指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平行记账方式和内在逻辑,反映了预算的执行情况。平行记账作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医生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内在逻辑主要是指“本期盈余差异调整表与本期预算结余差异调整表”。编制差异调整表时,可以相互验证预算会计的会计结果和财务会计的会计结果,既能满足财务会计的要求,又能满足决算报告制度的要求。
1.2统一了现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和会计内容在报表说明、科目设置等方面统一,事业单位、行政单位没有详细区分,采用共同业务和一般事项统一规定会计内容,以提高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确保汇总部门决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1.3加强财务会计,改进预算会计功能
在政府会计制度中,明确预算会计应采用收付实现制度,财务会计可采用权责发生制,还引用了企业会计准则的一般做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的概念,如摊销高校公共基础设施,准确反映单位的成本运行。在高效预算会计中,要更加重视债务还本支出和债务预算收入核算,提高高校结算管理和预算管理水平。
1.4扩大政府资产负债的核算范围
在高校会计资产核算中,增加了政府储备物资等相关科目,对高校各类资产进行了全面核算,进一步扩大了政府资产负债合算范围,增加了委托负债等内容,对高校资产负债表的情况做出了全面反应。高效净资产核算时,按净资产来源对净资产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专项资金和累计盈余资金,并根据净资产来源设置净资产免费分配等会计科目,扩大政府资产负债核算范围。
2.高校现行会计问题及成因分析
政府会计制度要求高校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经济事项和业务会计,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高校会计的范围。但是,两个会计基础不仅会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还会导致财务人员的认知混乱。以下是对这个问题的具体分析。
2.1关注收支,忽视财务状况,导致资产和债务无法全面反映
目前,我国仍存在高校资产无法得到真实反应、收付实现制度转化不完整等情况。例如,图书馆、旧教学楼等资产无法准确估算成本,也无法在财务收支报表中真实反映。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如果没有固定资产入账,就无法在账面上做出真实反应。固定资产入账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部分高校债务并没有真正反映在财务报表中。比如应承担员工工资的项目,导致高效账面财务无法得到真实反应,导致高校可支配资源过多。
2.2长期资产未摊销或计提折旧导致资产价值失真
高校摊销折旧时,必须按照高校会计制度计算,但部分高校未按照高校会计制度计算,固定资产没有具体折旧,实际价值无法得到真实反应,对高校管理决策造成严重影响,使相关领导无法掌握高效的真实财务状况。
3.政府会计制度的效果
3.1能充分反映资产和负债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采用的会计制度是收付实现制,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负债和资产无法得到真正的反应。因此,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必须对高效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对未记录会计账户的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并进行入账处理。如果资产不能用价值来估计,价值评估可以用名义价值进行入账处理,注重会计风险管理,严格按照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对高校潜在的无负担进行预期负债。
3.2真实反映资产价值
政府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折旧和摊销,能够更真实、准确地反映长期资产的实际价值、使用现状和更新要求,有效满足资产管理和使用所需的信息;同时,购买和建设固定资产支付的特殊长期贷款利息资本化,使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更加科学;此外,当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无法偿还时,应付款的核销转入其他收入。对于高校来说,政府会计制度的资产价值更加客观、真实、准确。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应重视政府会计制度,建立完善的综合高效财务会计制度,确保政府的资产和负债能够得到真正的反映。此外,政府还应科学管理资产,确保高校财务管理与政府财务一致,提高高校成本会计意识和标准化,提高高校会计质量。
- 上一篇:新时期燃气公司成本核算工作质量的对策
- 下一篇: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的重大影响